高梅娱乐网 >> 柯有伦

《高山下的花环》中,公子哥赵蒙生为何能立一等功?

2023-08-02
《高山下的花环》中,公子哥赵蒙生为何能立一等功?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被誉为最好的军旅题材作品。电影的主角赵蒙生乃是由诸葛丞相唐国强扮演。他原本是个好逸恶劳的公子哥儿,之前为了躲避知青上山下乡去了部队,后来又为了曲线调动好工作,从机关下放到九连当指导员,结果阴错阳差赶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他的连队(九连)作为尖刀连,率先穿插到越军后方。在战火中,赵蒙生完成从公子哥儿到战士的蜕变,尤其在连长梁三喜牺牲后,怒槽蓄满的丞相化身军神,炸掉越军火力点,最后荣立一等功。

这个片子中的主要配角连长梁三喜、副连长靳开来,“小北京”雷凯华等,都是得到观众一致称赞的英雄。而对主角赵蒙生,却颇有争议。争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赵蒙生这种拉练虚脱掉链子的公子哥儿,上了战场就凭一腔热血就能杀敌立功?难道不应该成为牺牲品么?二是赵蒙生凭什么立一等功?

本篇老巴就聊聊这两个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自卫反击战何等残酷,连长梁三喜、副连长靳开来这种战斗技术一流的老兵都牺牲了,公子哥儿赵蒙生凭啥能在枪林弹雨中活下来,还能炸掉越济源南人火力点立功?

这个么,首要原因,文学角度来讲就是主角光环。以及,战争本来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百战精锐也可能被一颗流弹打死,新兵蛋子、菜鸟反而可能侥幸得生。

其次,在整个艰巨穿插过程中,梁三喜和靳开来两个老兵在竭力保护赵蒙生。按小说原著,穿插的行军序列,是副连长靳开来带着一排打前锋突击,连长梁三喜带着三排断后,指导员赵蒙生带着二排和炮兵排居中,相对任务要更安全些。部队缺水的时候,赵蒙生想要自己带队去砍甘蔗,靳开来说哪能让你们正职的犯错误,自己去了,结果踩响地雷牺牲。最后,九连已经攻占越军主阵地,胜利基本到手的时候,赵蒙生站在高处顾盼自雄,遭到残存越军的狙击,梁三喜踹倒赵蒙生,自己中弹牺牲。这时候九连的战斗已经是尾声了。事实上,梁三喜牺牲后没几分钟,赵蒙生就因为炸越军火力点而重伤了,可见离开大猫哥哥的保护就是不行。

至于说到赵蒙生最后关头爆发,拿手榴弹端掉越军火力点,他真有这个实力?答案是,赵蒙生他确实有这个实力。虽然在前半部赵蒙生一直以公子哥儿的形象出现,但这个公子哥儿也并非等闲之辈,绝不是大家想象的菜鸟。下面咱们看看赵蒙生的素质。

先论基因。赵蒙生的父亲是开国少将赵司令(原著说是孟良崮战役就当纵队司令,稍微有点不对,孟良崮纵队司令的标配应该是上将或者中将),其勇猛自不必多说。母亲吴爽,也就是雷军长雷神爷口中的“贵妇人”,虽然在大部分剧情中表现为一个为了儿子大搞不正之风的负面权贵形象,但当初搞革命也是尸山血海拼杀过来的。电影中只说吴爽把雷神爷从死人堆里背出来,实际上按小说原著,吴爽把奄奄一息的雷神爷背出来之后藏进山洞,有四五头饿狼闻着血腥味而来,吴爽怕引来敌军不敢开枪,拿着一把镐头跟狼对峙。这种猛女,称得上不让须眉。赵蒙生有这样一双爹娘,说一句将门虎子不为过。虽然被他妈娇生惯养一度堕落,但军人的血脉只是沉睡,一朝唤醒不奇怪。

再说身体素质。赵蒙生生于1947年,两岁时候全国就解放了,所以等于只过了几年最苦的日子(按原著,是吃梁三喜母亲的奶长大的),之后虽然国家整体经济还是很困难,但作为开国将军的儿子,至少不至于挨饿。另一方面,他虽然是公子哥儿,但并没有搞那些嫖赌的把戏。他从20岁进入部队机关,之后大部分时间是在经历文革,应该也没有太多糟践自己的机会。他老婆是军医,非常注重营养、养生。所以整体而说,赵蒙生的身体底子,肯定是比出身贫困的大部分基层官兵,以及对面连饭都吃不饱的越南人强壮得多的。

至于军事技能方面,赵蒙生在机关的十一年中好吃懒做,稀松拉垮,到连队后一个拉练就半死不活,掉队一大截。但他毕竟是在部队待了十一年,哪怕是面子工程也总得应付下。他爹赵司令也不会放任儿子变成个窝囊废的。所以赵蒙生的军事技能包括体能,只能说比梁三喜、靳开来这种精锐老兵差。按原著小说,进入连队后第一周,就举行了一次全连射击考核。梁三喜自然是手到擒来全优,而赵蒙生的几项成绩,除了轻机枪射击不及格,其他都及格了,手枪射击因为在机关经常玩,还得了个良,以至于梁三喜脸上都漾出了笑容。可见赵蒙生刚下连队时,也并非一无是处。再加上当时三连其实已经在备战(官兵们不知道),训练非常严格,按原著“单兵爆破、土工作业、排连进攻、刺杀对抗、周末会操……团司令部下连按“操典”逐一进行验收,指导员竟毫无例外地要做一名战斗员接受考核。”每周二早上就有一次十公里全副武装越野。赵蒙生几次都没跑到终点,但跑八九公里也是大锻炼。按原著,他不到一个月就黑了瘦了。作为将军之子,赵蒙生只是在生活上好吃懒做,面子还是要的,后期的训练不会太拉垮,不然被下面官兵嘲骂的滋味不好受。而这种高强度的连队训练,赵蒙生接受了三个月,在军事技能方面足够让他上个台阶了。

这里举另一个原著中的例子,段雨国,就是电影中不断对赵蒙生溜须拍马的家伙。这个城市新兵,在原著中就是个典型的“小资”“文艺青年”。第一次射击考核,梁三喜全优,赵蒙生整体是及格,而段雨国九发子弹才打十七环,遭到全班的嘲骂还嘴硬。如果说最初的赵蒙生是内心想逃避,面子上还要装出一副军中男儿的架势,那么段雨国就是完全不掩饰还自以为得意的菜鸟。论各方面底子,段雨国比赵蒙生差远了。但是,经过梁三喜三个月的调教,段雨国上了前线后很英勇,甚至先于赵蒙生炸了碉堡。既然如此,赵蒙生在几个月后拥有水准之上的战术素养,又有什么奇怪呢。

更何况,赵蒙生最后炸的火力点,也和董成瑞、黄继光他们面对的不同。当时局势实际上是九连已经夺取了越军主阵地,少数残敌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负隅顽抗,偷袭杀害了梁三喜。也就是说,大局是在我军掌控下。这时候赵蒙生因为战友牺牲的怒火,在我方火力掩护下带着手榴弹猛冲进去炸之,自然十分英勇,不过难度和危险比前面提到的战例是要小的,也比雷凯华、梁三喜近距离炮击敌军碉堡要小。以赵蒙生下连队前的底子和几个月的训练,达到这个程度没什么好奇怪的。

下面说第二个问题,赵蒙生的一等功。

一等功是军人难得的荣誉,不过尚不如“一级战斗英雄”。根据我军条例,“战斗中英勇顽强,坚决执行命令,模范遵守战场纪律,完成作战任务成绩突出,或者主动掩护、抢救战友,事迹突出,有较大贡献的,可以记三等功;功绩显著,有重要贡献的,可以记二等功;功绩卓著,有重大贡献的,可以记一等功。”

具体到1979年初的自卫反击战中,各部荣获一等功的战士大致是三位数。查查真实历史上获得一等功的战士,除了烈士和致残的之外,有歼敌十余人的,有炸掉敌人三处碉堡的,有困于敌后坚持回国的。也就是说,只要表现英勇,成绩卓著,就可能得一等功。

梁三喜、赵蒙生所在的九连,是全军的尖刀连,任务是穿插到敌人后方,打乱敌人的防线,切断敌人的退路,为我军主力歼灭敌军创造条件。任务可以说十分艰巨,又十分危险。在实际战斗中,这个连不但完成了穿插任务,且攻占了越军一个营级部队据守的山头(主峰上是营部和一个迫击炮排,仅主峰前面的无名高地就有一个加强连),直接歼灭敌军人数至少是全连人数的两三倍,可以说是功勋显著,战果赫赫。

在这个英雄团队中,担任指挥的就是连长梁三喜、指导员赵蒙生、副连长靳开来(副指导员负责在后面收容伤员)。穿插行动时也是他们三个各带一个排。而且,从指挥序列上说,梁三喜和赵蒙生才是并列两位最高主官,靳开来只是个辅助。虽然站在上帝视角,我们知张清芳道实际指挥九连的主要是梁三喜,带队突击的是靳开来,但赵蒙生也没有掉链子,只是说不如这两位那么抢眼。他以指导员的身份,带领全连歼灭了数百越军,圆满完成全军最艰巨的穿插任务,这中坚份子已经够一等功了。他最后关头亲自抱着手榴弹去炸火力点,直接干掉了九名越军,事迹就更加突出。

也就是说,凭借赵蒙生立下的功绩,即使是一个平民子弟,得一等功也不奇怪。同时他还有赵司令儿子这个背景,就算他妈妈不去活动,评功时候也会有隐性加成。在原著中,上面还打算评他为战斗英雄。这个荣誉可比一等功要难得,赵蒙生自己推了。

最后,站在军事角度,赵蒙生最后这次舍身突击有点个人英雄主义。他作为指导员,在连长、副连长都牺牲的情况下,更应该掌控全局布防,而不是搞炸火力点这种冒险行为。若因此牺牲,损失指挥力量得不偿失(剧情中没有牺牲,但是负伤晕厥了,同样没法继续指挥)。毕竟这个火力点并非是战斗胜利的关键,只是扫荡残敌。而战场瞬息万变,作为插入敌后的尖刀连,应对新的原味组合敌情变化更重要。考虑到当时他已经杀红了眼,就不必苛责了。

保山Pasini-Pierni进行性皮肤萎缩医院有哪些
东莞中医皮肤科医院有哪些
友情链接